我也推一篇文,是片尾同一作者fox写的,叫 杀戮秀 。我喜欢它的一点是它的文笔真的非常好,语言文字特别有张力!还有就是世界观也满新颖的,主角二人感情线也水到渠成,很自然(是那种绝对信任,强强并肩作战,我守护你你保护我,可以将身后完全托付给对方的爱!) (但这篇文世界观实在是太黑暗了,而目有一些血腥场面,主基调有点压抑,可能会引起人的不适,up根据个人接受程度观看)
读后感|《在故宫寻找苏东坡》
KingSang 午后红茶in
苏轼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今天终于把《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读完了,九月末从学校图书馆借回来后,它在我的书柜里整整蒙尘近一个学期,学期结束,寒假开始,才被我翻开阅读。纸质真的不错的一本书,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的我,比较两本书的不同后,发现这本书更加接地气,让我更加近距离去品味这么一位“千古英雄”。
因为宋朝已经灭亡,苏东坡生活的时代离此时也已过去千年,就算人人都交口称颂苏轼,终究对我来说还是虚无缥缈——有点远啊。
但是本书的不同,或者说“接地气”的地方在于“寻找”二字,而且是在实实在在立在北京的故宫去寻找,仿佛在我与苏东坡之间建立了一条隐秘的通道,于是当我们看着博物馆里的苏轼的书画,看着与他同时代的人的作品,我细细品味其中的故事,很惊喜地,我离苏东坡近了。
我还没去过故宫,若是从前,我只觉得可惜,但是如今,我却想的是:幸好!
幸好我从前没去过故宫,没有参观过故宫博物馆,因为在单薄的知识基础下,博物馆的展品无论多么流光溢彩、惊心动魄,我怕是只能走马观花,如黄粱一梦啊,即使有解说员和解说器,也会缺乏文化的共鸣。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一书照应书名,全书很多图版,都是苏轼以及与他相关的书画作品,而这些作品的原版就藏身在故宫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馆。
我是个不懂书画的人,自己不懂怎么书怎么画,也不懂欣赏别人所书所画,但是在阅读时这些并不那么重要。因为许多人都不懂书画,但是大部分中国人都懂美。
我看不懂苏轼的书法究竟反映了他动荡的内心还是沉着的心态,但我看得懂他的书法中的美,这种美是苏轼“起舞弄清影”所书写出来的美,它呈现在纸页上,隔着千年的时光,仍然吸引着我。苏轼曾有一言“吾书虽不甚佳,然出自新意,不践古人,是快也。”前半句是谦虚,后半句是实话,于是好友吴道子就回道“出新意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当我在书中注视着苏轼那篇《前赤壁赋》时,脑中犹自回想起吴道子的话。
在淡淡的暖色黄灯的照耀下,这一书页上苏轼的书法仿佛刚刚挥就,墨迹犹未干透,流光溢彩,千年过去了,仍然惊艳啊。
全书毫无意外地出现了许多苏轼的词,但与九年义务教育出现的“不合时宜”相比,“此时此地”的出现实在是恰到好处。
因为在语文课本中是因为一首诗写的绝世的好或是内容积极才被选来让我们“死记硬背”,于是我对他们没有了更多兴趣。
但在本书中,我却是跟着苏东坡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他人生的重要之路,了解他的故事,些许体验着他的内心,然后才是看到他的诗词,就像在旅途中看到了让我喜悦的山水与风景,我充满了兴趣与惊喜,期待着去探索和欣赏。
于是乎,我知道了原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是苏轼被贬惠州的第二年的一日烦闷品酒后所创作的;我知道了“此心安处是吾乡”原来是赠给从贬谪地南海归来的王定国侍人寓娘的,他敬叹寓娘对友人王定国的不离不弃、同甘共苦,只是他不知道将来他也会有自己的“寓娘”——朝云;我知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轼在黄州,在去往别地购置田地的山路中偶遇瓢泼大雨无处躲雨时所写的。
黑暗与苦难,不是在旦夕之间可以扫除的,在消失之前,苏轼学会了接纳他们,承认他们的存在,甚至与它们相处。
读完这本书后,我想起了我的另一本书 ——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在这位民国学者的笔触下怕是没有多少人写苏东坡能超过他的了,但惭愧的是我还没读完,剩下一百多页放置了一个学期。
寒假开始,我却没有先读《苏东坡传》这本传记泰斗,而是转而去读这本《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这是除了因为本书是向图书馆借阅的书籍外,更是因为我读《苏东坡传》读累了,繁杂的人物还有对我来讲云里雾里的宋朝历史与政治,都让我的脑子“无味”—— 读了就忘,或是行尸走肉般的走马观花。
于是,我想,经过些许岁月的沉淀,再借助本书的梳理,我重新拾起《苏东坡传》会变得轻松自在,兴趣盎然。
城东不斗少年鸡
塞
上
纵
归
他
日
马
此去声名不厌低
平生文字为吾累
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在一百三十日的折磨后,苏轼踏着残雪走出监狱,挥笔写下这首诗,写罢,掷笔大笑:“我真是不可救药啊!”俗语道:吃一事长一智,但世事无常,重蹈覆辙的历史数不胜数,但如苏东坡这样“才出牢狱,又咏案诗”的,历史上却屈指可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