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6386|回复: 0

厚重河南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5 08: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了来了,《千秋》全国推广大使来了!强推《千秋》啊啊啊啊!古耽武侠不可错过之作,神经病魔君攻×残残残血道士受,亦师亦友,纵览江湖纷争,政局更迭。想知道俩三观不同的人是如何谈恋爱的,就快来看千秋!!!广播剧已完结,动画《山河剑心》第一季已完结,和广播剧是同样的cv!!!毛毛老师的晏无师和非磊的沈峤!!!上头无比,听了就知道。
  《厚重河南》读后感
  ——写在2014年结尾时
  最初看到这本书是在读高中的时候,在登封市的新华书店看到的,这是一套书,从2004年至今已出版了十多辑了。本来是连载在《大河报》上的,后来被结集出版了。高中时很想买了看,但觉得太贵了没有买。今年国庆节,在网上买了十缉回来看,感觉还是收获挺多的。
  先说说这几本书对我在河南文化上常识的补充吧。
  首先是河南博物院历史的了解。说实话,我在郑州呆的时间不长,除了2009年夏天在郑州做了一个月的家教,其他时间也就是寒暑假在郑州火车站乘车。因此,我没有去过河南博物院,对她也不了解。看了这本书上讲的河南博物院历史,我才知道原来最初的河南博物院是建在开封的,因为开封是当时河南的省会,那是在民国的时候。直接原因是其时在新郑发现的郑公大墓,出土了很多珍贵的青铜器。当时是北京方面的考古专家在发掘,但是河南方面也在现场,河南方面坚决不让北京方面把文物运走,但是河南省有没有博物馆,文物无安身之处,所以为了安放最初最初新政郑公大墓出土的青铜器,才抓紧建了河南博物院,当时应该是叫河南博物馆。所以有一个说法是,先有新郑郑公大墓,才有河南博物馆。后来随着河南另外几处考古发现,河南博物院的馆藏在国内是很领先的。可惜,日本侵华危机河南,河南博物院只好将文化打包转移,但是全程都有河南人在保护,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祖宗的东西,得好好看管。最后国民党退入台湾,河南博物院的一部分珍贵文物也被运往台湾,到台湾后也还有河南籍人士成立专门组织在保护河南出土的文物,现在台湾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在展览河南的这批文物。也许现在的河南博物院还有镇馆之宝,但是估计最初的宝贝都以散落多地了。现在郑州的河南博物院在最初设计的时候请了一位建筑学家,他在设计外观的时候遍访河南境内的文物古迹,最终他在登封告成观星台考察时,灵光一闪,认为这是最好的创意。因此现在的河南博物院的外形设计来源于咱们登封的告成观星台。
  然后是安阳的甲骨文。之前感觉甲骨文对我而言很陌生,只知道是刻在龟甲上的古代文字。但是看了这本书上讲的甲骨文之后,才知道原来甲骨在安阳最初是那么的普遍存在,但是大家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而且,中国古代历史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时代是从周朝开始的,而夏商时期,几乎是和神话传说混在一起的。大家似乎知道夏朝和周朝延续了很长时间,但是找不到文字记载,也很少有考古发现对其进行佐证。甲骨文的发现,起码是对商朝历史部分的佐证。只可惜,当初的甲骨都被我们很廉价地卖出去了。没有了甲骨实物,我们对甲骨文的研究也就很难发展了。让我很意外的是,原来王国维先生是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且造诣颇深。我很佩服那一代的文人,他们的苦心孤诣,他们的耐心。甲骨文也算是“绝学”了,我都担心,若是没有那一代人的功夫,靠现在的我们的学力,甲骨文之类的绝学,真的是永远随我们的祖宗沉睡了。安阳现在有一个汉字博物馆,也是河南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了。
  这本书里也多次讲到咱们登封的古代遗址,比如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永泰寺,嵩岳寺塔。有两点很遗憾,其一是没有写法王寺,因为法王寺在建寺年代上仅次于开封的白马寺,而早于少林寺,其二是书中写中岳庙的作者功力很差,写的要么是跑题了,要么是很肤浅。
  可能是因为这是最初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作者都是记者而已,而不是专门的历史学家,所以,读这本书,除了几篇很深入的之外,大部分的文章写的我觉得不甚深入和详实。比如写少林寺的那篇我觉得算是成功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写了几十页,而写嵩阳书院的那篇我觉得彻彻底底的就失败了。其实我还是期待一本更加专业的介绍河南历史文化的书出现,显然这套《厚重河南》并不是我满意。
  看完这套书,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从我2008年离开河南外出求学就开始就接着我——做为一个河南人,我们该如何看待我们的文化。这套书里作者的态度是这样一种态度,认为河南文化是很厉害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佼佼者,起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这样子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自豪。此外还有另外一种普遍的态度,认为河南古代的文化也没什么了,不就是些青铜器吗?不就是几片甲骨吗?不就是几个墓穴吗?也许是他们对河南文化的不了解才有此看法,其实他们也不想去了解,他们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对待前边一种态度我不赞成,因为有盲目尊大的嫌疑,对待后一种态度我也不赞同,因为太过于妄自菲薄。我认为,做为一个河南人,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河南人,我希望自己对于家乡文化有一个了解,既不妄自尊大,因为那毕竟是古代文化,也不要妄自菲薄,因为现在虽然经济有待发展,但是古代的灿烂辉煌那也是真真切切的。对河南文化我现在仅仅是知道了一点点皮毛,我还在继续寻找相关的书籍来学习,但是对于登封文化,我在买《厚重河南》前几天,买了一套书《嵩山故事系列丛书》,里面其实就是将登封的,把登封著名的古代遗址都讲了讲。但是我觉得还是不是很满意,有些东西讲的太过繁琐,有些东西又是失实的。我在2008年的时候就萌生过自己编一本讲登封文化的书的想法,一直没有实施,但我还没有忘记,我还在构思和补充知识,伺机而动吧。
  讲到对待河南古代文化的时候,我想起来了胡适当年提出的对待中国古代文化的观点,我觉得很中肯“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胡适当年的想法是希望引领文人们把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典籍重新整理一遍,取其精华,剔除糟粕,重新创造出一个新的中国文明。对于河南文化,我也希望我们可以重新整理一下,好好的进行梳理。
  2014年12月26日晚
  段世超
  于上海

呜呜呜有人知道月下桑太太吗,是晋江老太太了(?),文风慢热,一点点童话感,脑洞奇大,小说世界观非常完整,偏奇幻,甜文写手,《安息日》,《魔王》,《年长者的义务》都强推呜呜呜呜呜,如果有恐怖小说爱好者,月下桑太太早年写过短篇恐怖小说合集,网上搜名字应该可以搜到,有两个系列,都非常非常有氛围感,可以说是我目前看过的最恐怖的小说[藏狐]而且是纯恐怖文,没有感情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4-20 23: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