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334|回复: 0

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9 15: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才基本法》!!!by长洱,竟然没人推!!是一本偏剧情的文。可以说是女主角穿越,感受三个世界,通过不同时空的故事和背景最终还老林一个清白的故事。既魔幻又现实。但我更愿意说它是一个“普通人”林朝夕在老林和伙伴们的帮助鼓励下努力追赶“天才”裴之,并成为天才站在他身边的故事。当他们最终站在一起的时候,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大哭][大哭][大哭]太感动了!!![大哭][大哭](PS:开始可能有一点无聊,感情线推进很慢,但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
  《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读后感
  丽娜 布里亚特
  2015年11月,笔者经朋友推荐看到在微信上转发的作家安宁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文章《爱喝酒的布里亚特人》,并关注她的作品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遇见你的世界——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当时,这篇文章对布里亚特蒙古人及其生活的赤裸裸的扭曲描写,引起了巨大争议,布里亚特民众纷纷向安宁及《中国青年报》、《呼伦贝尔的夏天》一书中的内容表示抗议。据悉,安宁还为此向布里亚特人写了公开道歉信。笔者原以为,既然作者本人已经公开承认由于“自己对布里亚特蒙古族文化了解太浅,甚至存在很多认知上的错误”导致文章中描述不当,对一个民族感情造成了极大伤害,那么情节更为严重的作品《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一书理所当然早应下架停止销售,由于工作的繁忙,也就渐渐淡忘了这件事。
  前几天偶然在微信平台看到一篇关于《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的评论,除了大量的赞美作家精湛的文采之外,其中一句话引起了我极大的反感,大概是这么说的“假如没有半夜起来挤奶的蒙古族妇女,没有喝酒喝到摇摇晃晃的蒙古族男人,那还算是呼伦贝尔草原吗?”,当时,我在网上搜索“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结果惊讶的发现,这部伤害了民族感情并引起巨大的争议的作品,不但没有下架,反而在众多名人的推荐及评论吹捧中热卖,并且,以随书赠送一张200元旅游券来吸引更多的读者。
  笔者并非作家或评论员,以土生土长的呼伦贝尔人、一名研究民族文化的地方文化工作者的角度,谨代表我个人提出几点对于这部作品的看法。首先我看到的是这本书设计精致的封面及封面文字“用最美好的文字、影像中安放的心灵,重遇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并由杨丽萍、白岩松、腾格尔、姚谦、蔡康永、杨澜等六名名人做了诚挚推荐。接下来再仔细品读了这部作者自称为所耗“成本”不菲、先后四次深入生活,并被评论家评论为“具有视野扎根的深度与广度的”作品,是怎样采用最美好的文字表述了一个悠久历史的蒙古族古老部落的整体形象的。
  以下是《呼伦贝尔的夏天》一书中关于布里亚特蒙古族的描述部分:
  32页至33页“在那森家的小卖部里,我看到一群坐在隔壁空房间里喝酒的布里亚特蒙古男人。那森卖给别人的两块五一瓶啤酒,卖给他们则三块钱,多出五毛钱,算是收取房间使用费。听贺什格图说,他们会坐在那里,从早晨一直喝到晚上,连饭都可以不吃。”、“酒之于布里亚特,犹如生命之水,只要活着,就要过喝酒吃肉的生活。所以他们的婚礼喜宴上,主人家基本上不会摆酒,因为假若摆上,他们会“赖”上7天都不会结束这场喜宴。他们的年,会因为喝酒吃饭,而一直拜到 3月份。因此每年冬天过年前后的一两个月里,大雪中都会有冻死在路边的布里亚特蒙古族……或许,这样意外的死亡,反倒是一种真正契合了他们民族特性的方式。”;“他们在锡尼河镇上,是出了名的“懒惰”爱享乐的民族。……只要他们手里有钱,甚至会丢掉牛羊,去市区住在宾馆里,天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他们对于金钱没有概念,有时候一瓶好酒就可以换到他们一头肥羊。所以很快他们的财富挥霍空了”。
  35页“这是一个在锡尼河镇其它少数民族眼里,生活“奢华”又不愿吃苦劳作的民族,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他们的生活态度”。
  167页“……男人们依然是一幅只要有酒万事不愁的悠闲状态。有布里亚特男人,戴着毛毡的尖顶帽子,手里拿着一瓶白酒,兜里再揣着一瓶,边走边喝。也有两三个男人,无处可去,就蹲坐在商店门口的墙根旁,或者草地上,喝上一整个下午,才摇摇晃晃的回家。……就像挤奶是女人的活计一样,打草也是男人的专项。喝了一冬天和一个夏天酒水的男人们,这时候突然就有了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充实感”。
  232页……“布里亚特蒙古族男人们缺了酒,就会觉得活着很没意思的。” 还有一些就不一一举例。
  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及布里亚特蒙古族等北方民族作为呼伦贝尔草原的原住民,保留着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传统生产方式,对于呼伦贝尔草原自然环境的保护是有着巨大贡献的民族,还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我国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珍贵的资源。呼伦贝尔地区近年来,以天堂草原命名来打造了独特的文化品牌,有许多丰富而正能量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值得世人关注和了解。
  书中提到,《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是以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锡尼河镇作为标本来描写的,也就是说将锡尼河镇作为呼伦贝尔草原的缩影来描写展现给世人的。而作品中关于小镇上每天喝酒喝到摇摇晃晃的布里亚特人、浓妆艳抹的女孩子、三三俩俩无所事事在街头发呆的年轻人、离婚率高、还有用在床头上吊的方式自杀的布里亚特女人等人物和现象的渲染刻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锡尼河镇明明是个充满颓废而萎靡不振的小镇景象。而且,书中没有任何文字说明那些现象只是个案而非一个民族群体。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布里亚特蒙古人是一个嗜酒如命、好吃懒做的民族,“不愿吃苦劳作的民族,今朝有酒今朝醉”;“酒之于布里亚特,犹如生命之水,只要活着,就要过喝酒吃肉的生活”;“他们在锡尼河镇上,是出了名的“懒惰”爱享乐的民族”。根本与所宣传的“用最美丽的文字来描写了蒙古人特有的宽容豁达和乐观精神”丝毫不搭界。
  笔者从书中了解,作者曾利用假期先后四次前往锡尼河镇进行采风。跟着阿妈到镇上的布里亚特人家购买过列巴(面包),见到过一些生活在镇上的布里亚特人,并没有经常到草原上深入布里亚特牧民家中进行深度体验生活,其余接触的大多是后期搬去的外地居民群体。她那体重只有七十几斤的阿妈,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挤牛奶还要提着几十斤重的奶桶去送奶,她是睡到等阿妈做好饭了才起床,冬天由于怕冷连如厕都不敢去户外。所以可以理解为,作者本人虽然有着为期不短连续四年的采风经历,但并没有很扎实的民族文化知识和田野采风基础。《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一书很显然是在其所闻所见的个案、道听途说的素材加上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作的。因此,对于外界不了解草原文化的读者起到了极其严重的误导作用。
  由于千百年的游牧生产生活,草原文化是深沉而舒缓的,应当采用深刻的理解和高超的内心世界的刻画而不需要太多的琐碎的表白。因此,《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一书中围绕着阿妈家周围居民群体的,江南小镇式的絮絮叨叨、柴米油盐的描写方式,脱离了本该抓住的主题——呼伦贝尔特色的民族文化。我近期采访过一些读过这本书的蒙古族学者和布里亚特人对于这本书的读后感受,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非常气愤同时并不认为描写手法有多么的唯美,足够说明《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一书仅仅满足了一些并不了解草原文化的外界人士猎奇心理而并没有得到广大蒙古族读者的认可。
  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以虔诚的心去拜读历史文献,将一个民族、一个部落的发源、信仰、民俗文化乃至精神世界基本了解的前提下,以不怕苦不怕累的敬业精神深入民间,甚至做居住式的田野调查,学习当地语言,等掌握了真实而鲜活的素材,才有功底写出即不脱离地域文化又经得起考验的作品。想问作者,作为写作必备的前提条件,读过几部蒙古历史文献?游牧文化的四季轮牧是什么样的形式?布里亚特蒙古族有哪些民间游戏、民间医疗和天文地理知识?起码,蒙古包是用多少根经木杆搭建的?最多时能坐下多少个人?如果连这些最基本常识都没有掌握,作者又是凭借什么底气和自信去书写草原文化作品呢?所谓的“视野扎根的深度和广度”又从何而来?
  最后,笔者以一名本土文化工作者的角度,建议到呼伦贝尔草原来寻找创作灵感的作家们,请尊重这片草原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及他们创造的伟大的民族文化。年轻的作家安宁,既然你懂得感恩命运的眷顾,遇见了蒙古族爱人,遇见了生命中的世界,就要尊重他的民族,凭借你具备的得天独厚的创作条件,以足够高度的视角去接触和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世界,写出大众认可的、经得起岁月考验的文艺作品。老天赐予了你如此美好的遇见,希望且行且珍惜。
  评论人:丽娜

《二哈与他的白猫师尊》这是继魔道祖师第二个让我反复刷的小说,一般小说好看我就看一遍,这个是在我文荒时期总是忍不住扒出来在看一看的文,就是虐的时候感觉心肝都颤抖了,甜的时候我觉得,啊,都值啦!还能继续看下去,番外都不够看的那种,剧情很带感,文笔也好,最重要的是肉香啊!有骨有肉的剧情,还有什么可挑的吗?攻是那种很man又很幼稚同时爱而不自知的性格,受是表面很清冷很禁欲内心很澎湃很深情的人,强攻强受,雷点,攻受之间的误解很深,经过了好久好久才解开,我不喜欢看有误解的文,但这篇真的是拒绝不了的带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4-20 0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