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3453|回复: 0

梦回江湖 —金庸小说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6 08: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求求去看麟潜的《白羊》《垂耳执事》和《人鱼陷落》!你可以永远相信麟潜的文笔!!!真的非常绝,《白羊》是我今年看过的文top没有之一,关于人物的性格刻画一点也不平面化,真的非常立体,是嫂子文学(是我之前的雷点之一但是白羊真的没有让我感觉到一点不舒服),麟潜的文绝对入股不亏!只要你喜欢麟潜我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梦回江湖——金庸小说读后感
  作者:2016级6班 武文骢
  指导老师:陈惠枫
  梦回,忽醒……
  走到窗前,一阵寒风一轮月,无言独照心头,玉样的月光穿过窗棂间微小的缝隙,如水一般流入桌边、地上,随即流过指尖,绵绵不绝……
  此刻,是回味的最好时光。
  暑假里,偶然从同学处借到了《射雕英雄传》,怀着异样而激动的心情,翻开了扉页,也踏出了我与金庸结缘的第一步。
  有时,我会为书中有情人的生离死别而惋惜;有时,我会为英雄之死而悲伤;有时,我会为好友间的反目成仇而不住叹气……
  可更多的,我会为大侠们的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而赞叹不已。
  壹
  那是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我捧起这本书,逐字逐句的细细品尝,感受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宛如秋水时至之江湖的豪迈。
  襄阳城的黄昏,则另有一番风味,此时,我化为了一只缥缈的孤鸿,立在山头,远望着。
  狼烟,飘散,天尽处似乎朦朦胧胧,铁蹄击地的声响,整齐而又划一,震颤着大地,也震颤着人心,仿佛要将这岌岌可危的小朝廷一击震碎……
  城头,肃静,夕阳下的城墙格外安详,郭大侠屹立在城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城下百万蒙古大军,毫不畏惧。
  大军压境,战前的老百姓们收拾好家当,随时准备逃离这个危险而又混乱的地方,城里拥拥挤挤,一片混乱,似乎羊圈里一只只待宰的羊羔。大侠叹了口气,若大军破城,自己也许能走,但这儿的老百姓一定无一幸存。这,可如何是好?
  当蒙古人勒令他弃城时,郭靖摇摇头,后方还有无数无辜的人民,此城一破,必将生灵涂炭,血流成河。他坚定地吼出了这句话:“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此话一出,不仅安定了城内百姓,也震慑了咄咄逼人的蒙古军。
  看到这里,我不仅拍案叫绝,是的,当时的朝廷是腐败的,奸臣当道,狼狈为奸。郭靖只是一介布衣,没有官职,没有俸禄,用不着为他们卖命,完全可以凭自己的一身本领,逍遥于山水之间。但他选择了留下,与襄阳城共存亡,与百姓共生死,他纯粹只是为了百姓,为了江山不落入外人之手。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不知觉间,便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在金庸笔下,豪气干云,孔武有力,斗狠使凶,充其量只能算个壮夫,唯有以天下为怀,苍生为念,时刻关心着老百姓,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才是侠的最高理想。
  贰
  我开始思索,“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真正含义有些什么,除了心里只有百姓,还有什么?我不仅想到《天龙八部》的故事,薄薄的书页仿佛放映厅里的幕幕图像,切换,缓缓将我带入了一个更为奇幻的世界。
  我的灵魂被迅速抽出,放映厅里彩色的图像渐渐泛黄。穿越,再穿越,霎时,一切归为沉寂,再又苏醒。
  残阳如血,照在关上,照在山上,山关仿佛也流血了,一切是那么肃穆。
  萧峰,不,此时的他应该叫乔峰,站在这些衣衫褴褛,却又斗志昂扬的丐帮战士前。剑、戟,气势剑拔弩张。天涯尽头的风沙慢慢拂着他的脸仿佛映出了他伟岸的身躯,仿佛浮现了他更为伟岸的情怀。
  我相信,此时的他一定是两难的,一定是无奈的。身后是兄弟,是养他的地方;身前又是族人,是生他的地方。此时此刻,忠义两难全。
  乔峰做出了最艰难的决定,拔箭、断箭,逼辽皇终生不可跨越鸿沟半步,随后,自杀……
  残阳似血,也似他心中之痛。终以死来解开这个结的人,屈指可数……
  我问他:“你悔吗?”摇摇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萧峰不做欺君之民,更不做忘恩负义之徒。只得以死为报,但愿再来生……”
  萧峰其实完全没必要放走辽君。辽君屡次害他,想置他于死地,甚至不惜下毒、兵戈,使他入虎笼……歹毒。若是我,早就咬牙切齿,一掌打碎他脑门,且将他碎尸万段。方能泄我心中之恨。
  但静下心来想,此举只能拉仇恨,拉近战争,使无数军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不是只为私人恩怨,而破坏和睦的小人心胸吗?这不就是毫无家国情怀的表现吗?看来我做不得大英雄啊!由此,我想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也许还需一种宽广的胸怀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我不禁想到《书剑恩仇录》中那个用自己的所爱,去换取一个不着边际的谎言的陈家洛,不也是为了国家的和平而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吗?
  我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了那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他——陈家洛,正反复咀嚼着乾隆说的话:“若把喀丝丽送我,我便把满洲人逐出中原!”陈家洛深深地爱着喀丝丽,却又不忍放弃这个光复国家重任的机会,毕竟他一直为此奋斗者;但若送走喀丝丽,只怕两人都会心碎……他焦灼地在月光下走来走去。
  又是夕阳,又是黄昏,只不过没有大军的喧嚣,反而多了几番柔情。两个人坐在一起,目光间依依不舍,想着再过几个时辰,便要分手了,兴许不再相见,愁云不知觉间漫上了心头,拉着对方的手,只愿时间在此停留……
  我不赞同这种类似“割地求和”的方法,毕竟实施此法的都是懦夫,但从他的身上,我再次看到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风范:陈家洛为了满腹谎言的乾隆那个把满洲人赶出中原的承诺,竟将自己的爱人献给乾隆。当然,这只是一个空梦罢了,历史依然没有改写,只是多一份红颜薄命罢了。但,这种牺牲小我,而为国复兴,为民造福的心不正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真正内涵吗?乔峰如此,陈家洛亦如此。
  思绪被拉回,欲翻,却是最后一页了,合拢书,慢慢品尝这一心灵上的盛宴,对于家国情怀,似乎又有了更深的体验……
  叁
  侠客是正义的化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消除江湖浩劫,目的是重建江湖秩序,这是金庸武侠小说中具有家国情怀的侠客们的共同目标。
  正如《天龙八部》中阴云际会之时,星宿老怪丁春秋,用化功大法为祸江湖,吸取多名大家的内力,以虚竹、段誉为首的正义力量挺身而出,粉碎他险恶的阴谋。
  你看:
  少林寺前,小木屋外,虚竹一次次在性命攸关时与丁春秋进行殊死拼搏。
  不见尖锐刺耳的刀光剑影,只见阵阵呼啸的拳风掌风,以及来去无影的两个身影,一个是企图制造自己梦中狂热“乌托邦”的丁春秋,不惜毁灭江湖中各大帮派;一个是愣头小子虚竹,只为阻止这一幕的发生……自古云:“正必胜邪。”确实,江湖中再无大风大浪 。
  自古江湖多凶险,侠客们仗剑游侠,代表的正义力量会自觉而上,粉碎邪恶势力的阴谋,重建江湖太平,这不正是人们主动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的反映吗?许多大侠为了这个理想而不惜放下一切——
  《鹿鼎记》里的韦小宝,为了清朝能有个好的开端,小小年纪就与鳌拜以命相搏,敢深入虎穴寻找吴三桂谋反的秘密……虽然生性玩世不恭,但为了人民不再陷入乱世,也是尽心尽力,出生入死,辅佐康熙成为一代明君,比起只会叫“反清复明”的天地会群众有过之而无不及。
  《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站在光明顶上,明教众人请他当明教教主。他犹豫了,很多人曾对他说过明教的坏处,怎样的坏,怎样的没人性。但元朝贵族压榨人们的现象更使他咬牙切齿,有这么一帮忠心耿耿的部下,反元之时指日可待,何乐而不为呢?他刚上任,就仗义疏财,大力筹集反元义军,把自身之事弃之一旁,大功告成之时,他功成身退……把家事放置国事后,这不也是家国情怀的一种体现吗?
  《神雕侠侣》中的杨过,虽误以为郭靖杀害了他父亲,处心积虑想杀掉郭靖,但看他为抗元鞠躬尽瘁,宁愿不管私事,也要为天下百姓救他。敢于放下私人恩怨,以抗元为己任,家国情怀由此可见。
  《碧血剑》里的袁承志,为了解救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反抗已然无道的明朝,辅佐闯王进京,但见闯王军队烧杀抢掠,觉得这样表里不一的人无法统一中国,随即悲愤离开闯王,去了海外。他协助闯王进京,是为了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结束暴君的昏庸统治;离开,是因为他心中只有百姓,不愿与这位不想着百姓的人为伍。
  同样,《书剑恩仇录》,红花会的好汉们,无时无刻不在打击着清朝……
  在小说中江湖总会突然崛起一股邪恶势力,企图称霸武林,接着各路代表正义的侠客们同仇敌忾、齐心协力与邪恶势力作斗争,最终平定邪恶势力,江湖重归于平静,然后侠客们又各奔东西,等待着又一股邪恶势力的崛起,重出江湖。 在这里,侠客们已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单纯行动上升为向往自由,渴望平等的内在追求,这正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理想社会的心理折射。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中大侠们所追求的不也正是一个桃花源般的理想世界吗?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也曾说过:“金庸在武侠小说中已经找到了自五四新文学以来许多文人终身寻找而未得的彼岸理想世界!”
  从暑假到现在,所有看过的武侠小说中,“家国情怀”无言,却深深印在我心上。小说中最杰出的英雄人物,都拥有深深的“家国情怀”,他们深明大义,自觉为群体、为民族,为大多数人利益而奋斗,乃至最终献出自己的生命。
  反观金庸,他出生于浙江大家,书香门第,名门之后,移居香港后也是不忘故土,经常说到:“敝履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愤英雄怒!”这不正是大侠们的精神写照吗?
  武侠小说似乎一碗百味杂陈的鸡汤,教我许多许多:我第一次领略到教科书外还有“武侠”;在我们的社会之外,还有“江湖”。什么是江湖?江湖不是特指的,江湖其实就是最本质的世间、是最本质的社会,在这里,有昏庸无道的暴君,有战火纷飞的乱世,还有淳朴善良的老百姓,也一定会有一群忧国忧民、以“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为目标的侠客们,他们崛起于乱世,以拯救家国为目标,不惜牺牲小我,试图在混乱中重建健康正常的江湖秩序。他们是江湖英雄,他们都体验到生存内在的困境,自觉或不自觉地探索存在的意义,肩负起时代和所在集团的重任。——这才是真正的江湖、真正的大侠。
  月朦胧,眼前似乎出现了战火纷飞的襄阳城头,带着斗篷的大侠郭靖的身影,以及那句惊天动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梦回,安好……
  (该文荣获2016年校读后感评比七年级组一等奖)

40分钟,我本来想以后在看,然后扔进收藏夹,哈哈哈哈哈,结果因为看到薄雾在第一个,想听小姐姐夸夸,但没想到,我他么看完了,还种草了好几本,每一本都想看看啊啊啊啊啊,爱了爱了一把子关注了,喜欢小姐姐推文的态度,尊重每一个码字的太太嘿嘿,还有薄雾好看好看好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4-20 06: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