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693|回复: 0

青城记忆:青城在时光里的立体印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8 15: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考研备考中,当我发现自己在每天学8小时的前提下还在b站上逛了3小时后我破防了,痛定思痛,准备今晚卸载小破站。诶,姐姐说视频就是今天更新来着,我的jj和cp虽然也都艰难的卸载了,但我还是想再最后看一次姐姐40分钟充满奇特比喻的talk,然后就和姐姐说再见了哇,就先由其他小伙伴陪着姐姐吧!明年一定带给你上岸的好消息!
  青城记忆:青城在时光里的立体印记
  来源 兰州晚报 作者 吴定川
  青城大户张氏家族中有一位年青人名叫张正军,现供职于兰州新区水务局,有不少文章发表在诸多报刊杂志,在青城人中颇有影响。最近,他还写了一本书《青城记忆》。之前,我有幸看到了张正军所著的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即将付梓的《青城记忆》的样书,便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
  张正军祖籍南京,先祖在明代随肃王到甘肃兰州,后人一支移居青城东滩箭亭,人丁兴旺,后被称为青城大户张。青城还有一支姓张的家族称为小户张。相传青城大户张历史上出了三个进士,有着祖上三进士家族史的张正军,祖上留下的荣光自小就给了他成长的自信。正军一家人从祖父那时就移居青城河对岸的水川,水川现属白银市辖区的一个乡镇,他从小生活在水川长在水川,家学渊源和耕读传家的家训使他从小就喜爱读书学习。
  张正军的父亲勤劳淳朴,而且灵性有加。在上世纪那个成天大喊“读书无用论”、生活物资及其匮缺的年代,他是青城对河两岸的大木匠,他自学成才,无师自通,不论是做箱制柜,还是立木盖房,乡亲们都说他工艺精细,干活实诚,请他的人自然是接二连三。从此,家里的生活也就好了许多,他的父亲虽然教育孩子要勤奋学习,但看到张正军的悟性不错,希望将来能和他一样当个木匠,一是挣钱能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准;二是比在农田里面风吹日晒的好一些,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张正军兄弟姐妹都爱读书学习,他的哥哥就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考入了兰州大学,后来他学业有成,曾是赴美国的访问学者,现为研究员,并多有专著。与其说少年时期的张正军爱学习是受家风和其兄弟的影响,更应该说他爱学习就是祖上进士的遗传基因。风华正茂的张正军依然和他的哥哥一样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从而走上了到大学读书,在城市工作的新的人生旅途。他在大学虽攻读理工,但尤喜写作。其实,他的文采在大学校园就初现端倪,后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仍热是勤于写作,多次回老家探亲更是惜时如金。东奔西走,搜取素材。青城是孕育他成长的热土,他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青城人传统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采访了解、调查研究,他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一一都记了下来。眼下三十多万字的《青城记忆》凝聚了厚厚的故乡情怀,装着一份沉甸甸的赤子之心。  这本书记录了青城地域的民风民俗与发展变迁。他结合同时期的政治大气候和社会经济发展,上联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下继当前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大潮,外接风云变幻的国际重大事件,将浓浓的乡情尽贯其中,用朴素而真切的语言从多方位、多度角度地描述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青城人勤劳淳朴生活。
  《青城记忆》共分为四卷,第一卷叫耕读第、第二卷叫彼岸花、第三卷叫转型期、第四卷叫青城书。第一卷耕读第的耕读正是来自青城人的家训,青城人以耕读传家四个字来教育后人,耕是勤劳,读是学习,朴素而诚恳,开篇之妙用,用心良苦。从一九六七年开始,他描写了青城独特而美丽的风光,描写了青城人农耕的一片片景象,记录了民间习俗的一幕幕场景。从描述生活中的具体细节,到“要穷都穷着”的农村公社化体制下人们在辛勤劳作时的一句句歌谣,似乎是苦中之乐,又似乎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过年过节、婚丧嫁娶、春耕夏收、扎笤帚擀毡、舀麦子腌菜、杀猪、做醋,青城人生活节俭细致并充满着文化气息,正军的笔下都表达得惟妙惟肖。从唱秦腔大戏到西厢小调,从烟叶的种植到水烟的生产营销,这一切无不体现着青城人的勤劳,灵性和智慧。这应该就是张正军笔下的青城耕读第。
  第二卷是彼岸花。彼岸之花,不是镜中之花,并非可望而不可及,三个字蕴含着人要有追求、有梦想,去努力、去奋斗就有可能实现的朴素道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第二个龙年开始,经济形势波澜起伏,正军以改革开放的大形式为背景记录家园的变化,落后的生产力逐步被新型科技所替代,特别是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对社会的新认知,经过接受到适应,有些人大胆地走出农村,去创业,去寻找新的梦想。而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时光的推移,追逐名利之风乍然而来,社会浮躁、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不同的人追求的目标不同,作者从多方位入笔,使彼岸花已不成隔岸观花。他对一个个梦想的现实和一个个成功事业的描写,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突出了社会正能量。
  第三卷转型期,又是龙年的开始,整卷记录了国际国内的大事件,特别是国外的大事件对国人的影响,爱与恨、离与别,情为何物?有反差,有对比,都是真善美在生活中的体现。东西方文化的日益交融,社会变化又怎样了呢?正是他说的,“春去春又来,花开花又落……”他写的“迷茫和脆弱”“文明冲突”“农民工”“富人之初”“审计风暴”“禅与佛”和“雪野茫茫”等篇章,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度观察。  第四卷青城书。虽叫青城书,实为正军近几年刊登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集合,其中他的《青城荷花记》就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徜徉堤上,鱼郎斜飞,青山水迢,清寒透幕,再品荷花,枝杆挺拔,贯穿秋水,绰约秀美,荷叶舒展,云影参差,有昂展包容,有清淡圆润,亦有摇戈风残,荷花倔强而挺立,天真绝尘,娇然欲语,不枉洁名”。这就是张正军用语言表达他观荷赏景时的真情实感,欣赏荷花而崇尚荷花,观察荷花而敬佩荷花,他以荷花的净洁要求自我,干干净净,端端正正。还有《青城十进士记》《青城书院记》《青城古宅记》等篇章都充分说明了他对青城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的更深一步的探究,《回望故乡——青城》《舌尖上的条城》,描述了地方特色、饮食文化,使人看了也饶有情趣。
  《青城记忆》四卷共30多万字,如此体量实属不易,从整个内容看,我觉得张正军的知识面很广,对中国的古今诗歌、外国文化经典,掌握和了解的可真不少,可见平时他的阅读量是很大的。他热爱家乡,是一个有心人,常言道,处处留神便学问,他不像有些人,面对社会的各种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他把经历中的感觉感知和眼里观察到的变成文字就是情调和意趣。不论是理论性文化,还是地头文化,不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农家小事,经过他的归纳、认识分析、整理,再进行文学创作就耐人寻味。作学问的人,一定是一个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当今能耐住寂寞的人真可谓了不起,他就是一个能静下心来的人。
  吴定川 :甘肃榆中青城人,祖籍山东历城,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甘肃省美术协会理事、兰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呜呜呜有人知道月下桑太太吗,是晋江老太太了(?),文风慢热,一点点童话感,脑洞奇大,小说世界观非常完整,偏奇幻,甜文写手,《安息日》,《魔王》,《年长者的义务》都强推呜呜呜呜呜,如果有恐怖小说爱好者,月下桑太太早年写过短篇恐怖小说合集,网上搜名字应该可以搜到,有两个系列,都非常非常有氛围感,可以说是我目前看过的最恐怖的小说[藏狐]而且是纯恐怖文,没有感情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9-17 0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